文 | 明哥,前麦肯锡战略咨询顾问,埃森哲管理咨询顾问,一个喜欢用思维导图架构PPT的老司机,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说给您听,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思维导图PPT肖老师,一起共同精进、成为职场精英。
目录
一、引言
你是公司聚餐的组织者,聚餐之后,领导A对你说,“小王,上次聚餐,时间有点短啊””。
思考一下,你的措施是什么?如果答案是:“那下次安排更长的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
1、这是“真正的问题”吗?
当下次公司聚餐,你安排了更长的时间后,领导A可能又会说,“这次聚餐时间怎么这么长?中间好无聊!”,而如果你提醒他,上次他说聚餐时间短的话,恐怕他也早就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了。
所以,时间短不是领导A真正的诉求。
2、那么要怎样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呢?
推荐的方法是:5why分析法。
二、5Why分析法是什么?
5Why分析法,是丰田公司的质量管理办法,也叫丰田5问法。
- 连续问5个问题;
- 避开主观或自负的假设和逻辑陷阱;
- 从结果着手,沿着因果关系链条顺藤摸瓜;
- 识别出真正的问题;
- 进一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5Why分析法的关键在于问题的冰山性。
(1)很多问题是表面现象;
(2)真正的问题容易被非关键问题所干扰,或藏在问题列表中;
(3)有些表面问题会误导方向,比如聚餐的故事中领导A的问题。
(4)没找到真正的问题时,所有的解决方案都是治标不治本。
三、用5Why法回头看聚餐的故事
1、按字面意思应对
领导A吐槽“上次聚餐,时间有点短啊“。
你下次聚餐安排更长的时间!
然后领导A继续吐槽“这次聚餐时间怎么这么长?中间好无聊!”
你反问他,“上次你不是说时间太短吗”。
领导A:“我说过吗”。
类似例子还有:有人说“字写得太小了”,于是“写大一些”,有人说“资料真多啊”,于是“少放一些”。
实际情况是,这些对策可能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2、用5Why法分析问题,发现真正的问题
(1)因为玩得高兴,所以感觉“时间太短”。
应对措施:下次聚会,也一定要跟前一次聚餐同样有趣。
(2)没能跟某个人进行充分的交流。
应对措施:马上为他与那个特定的对象安排其他交流机会。
(3)酒没喝够、饭没吃饱。
应对措施:下次聚会,调整选择餐厅或套餐内容。
(4)还没尽兴,活动就结束了。
应对措施:这次聚会中,大家比较喜欢的活动,下次继续
总之,以上的4种场景,简单地延长聚餐时间,很有可能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四、5Why的逻辑分析
1、Why的两个意义。
目的1:发现真正的问题。
目的2: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5Why与5W2H分析
(1)从多维思考角度出发,只有why才是多层结构的,why代表的是目标,而目标是分层级的,有短期目标(功利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长远目标是蓝图,对解决问题来说,是真正的“本”。
比如那种神经抽痛的偏头痛,痛起来让人受不了,但又一下子无法根治,所以医生会配一些止痛药,止痛药不治病,但他能缓解偏头痛发作时的难受感,这就是短期的功利目标,因为有些人会觉得头痛药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不进行根治,导致更大的问题发生,因此,短期目标有时候和长期目标是相左的。
这也是紧急重要性原则中,我们为什么要留出最好的资源、精力和时间段来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而不是“又重要又紧急的事”的根本原因。
(2)在5W2H中,Why是源头。
Why代表了目的、源头,所有的内容都围绕why展开。
在黄金圈法则中,一切问题都是从why(目的)开始,然后围绕真正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即how(怎么做),最后才是方案的落地实施,即What,最终形成制度流程或SOP作业规范。
在5W2H中,What是基础问题,可以通过向上追溯Why(目标)、向下的具体化方向两种方式来思考应该采取的措施。
除Why和What之外的When、Who、Where、How以及How long(How much)等,都是围绕“如何解决问题”方面为我们提供线索和具体化操作执行。
五、最后,别把方法当作目的
一些定期要做的事情,比如很多例行会议已经成了“把方法当作目的”的典型代表,“开会”本身成了目的,比如周例会、项目例会,为了会议而会议,而非解决问题,比如
调查、分析、调整、评价……
每天都在做的这些工作,本来都是方法,却常被我们当成了目的。
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多问几个为什么,清晰目标才能让事情更有价值:
- “下一步”要做什么?
- 调查、分析的“下一步工作”。
- 希望实现的目标(利润、销售额、成本等)。
还有更多“把方法当作目的”的课题:
- 建设信息系统:建系统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比如改善效率,提高质量等。
- 数据归集,数据归集是方法,而非目的,目的是要通过多维数据分析,找出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法。
- 可视化,同样,可视化也不是目的,可视化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生产运营状况,因此如果真正从目的出发,就知道哪些信息要可视化,哪些信息要及时推送提醒和待办。
六、5Why的一些常用工具方法
(1)鱼骨图
在PPT中,直接套用一些鱼骨图模板即可,比如下面的这样:
也可以在思维导图中,插入鱼骨图模板即可:
(2)维恩图
类似于剥洋葱,层层展开,层层递进,在PPT的smartart和思维导图中,都有维恩图的模板。
(3)思维导图
我们在金字塔原理中反复强调结构化和逻辑的重要性,尤其是这句“用演绎推理来构思、用总结归纳来呈现”,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以上两种方法都是适合最后的展示汇报,思维问题、构思原因,问题发现和问题发现,更有效的工具还是思维导图。
比如我们大部分人都勤勤恳恳地工作,该加班就加班,该拼命就拼命,要成绩有成绩,可升职加薪往往被某些人以一个PPT打败,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大部分人不喜欢汇报,认为那是虚头巴脑的事情,可实际上,做好汇报工作,往往胜过10倍默默努力,因为你不懂汇报技巧,不会展示自己的优势,不会让领导看到目前的项目进展,不会及时暴露风险让领导参与进来跟进,一旦风险变成问题,往往不可收拾。
这时候,我们要梳理汇报的方法论,我们就可以用思维导图来梳理,依然用黄金圈法则,从why、how、what层层展开,从而形成一个逻辑主线清晰,内容层层铺垫的逻辑导图,这样的导图,领导怎么会不喜欢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605152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