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裁员潮让大家再次思考产品人的职业寿命是不是35岁?产品人的未来在哪里?本文作者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推荐正在职业焦虑的童鞋阅读!
近期各大厂的裁员潮频发,让整个互联网从业者都为之一颤,甚至在各大论坛上一个老话题又再次被顶上热门:产品人的职业寿命也是35岁吗?
这里作为面过不下500人的产品面试官,我想谈谈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我先说一下我个人的观点:产品经理岗位的寿命取决于方向而非一概而论!
一、35岁就是职业尽头论调从何而起?
首先要从根本来挖掘这个问题的原因,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产品经理也和开发同学一样有35岁的限制?开发同学的职业生涯只有35岁也是过激的一种观点,这里我们先不谈。
我们要知道产品人的职业寿命这个问题的提出时间是在前几年,也就是互联网正处在发展巅峰时期,具体时间可以说是在18年前后。
而我们来看看那个时候的互联网,我们刚经历了团购的百团大战,走过了免费打车的百亿补贴,进入到了共享单车免费骑行的时代。
而如果仔细来看,这些商业模式本质上来说都是ToC的流量生意,在这里面各家企业追求的是如何更快的跑马圈地,圈定更多的终端用户形成市场垄断,前期可以不挣钱,在形成垄断后再大举割韭菜。
流量生意这是那个时代鲜明的互联网企业玩法,而实际上来说要去跑马圈地,我们对于企业的需求就是如何更快的设计出能支撑更加复杂的运营活动的流量产品体系。
例如越做越复杂的营销中心,用户分层管理、运营中心等等,美其名曰是在产品打磨,实际上来说就是如何更加直接的刺激用户消费欲望。
而在这种模式下需要大量熟悉用户的产品经理,或者说熟悉当代最年轻的用户的心理,刺激他们消费。
所以另外一个令产品人的疑惑问题也可以得到解答了——为什么很多公司招产品喜欢应届生?
事实上不仅产品人不理解,研发同学也不理解,一个连流程图都画不利索的产品,居然要指导熟练掌握几十种软件架构模式的研发同学来干活。
除了大公司要这些应届生来更好的接纳企业文化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应届生更懂时下的用户,所以这些应届产品人更多被分配的岗位均是更贴近用户的岗位,相信大家很少听说过后台的如供应链系统、搜索、算法产品岗直接扔给应届同学的。
而纵观这些流量领域其实可以给一个产品上的分类,称之为C端市场。C端市场说白了就是流量玩法,而这些年随着衣食住行都被各大巨头占领完了后,下一个C端市场的巨头企业就很难再成长起来了,例如近些年唯一成功的C端现象级产品就是抖音,此外大家还听说过什么新的C端产品吗?
随着新增市场减少,这种紧贴用户的岗位变的数量固定,而这个岗位其本质就是在探索层出不穷的新玩法,今天换个新名词,明天又换个新名词,今天换个新热点,明天又换个新热点。
此时随着这个岗位上产品人年龄的增大,你对于年轻人的那套体系感觉就越来越疏远,此时公司也就不得不招更多年轻人来加入进来,来帮助理解用户。
所以这是这个论调的诞生的根本原因。
二、向领域核心学习迈进
那么产品人的未来在哪呢?
在我的《中台产品经理宝典》一书中,我曾写到过:产品人如果想要有未来,那么每一个产品人就绝不能仅仅局限于只是玩弄交互、文案,以做完就算了的方式做需求。
而是要对自己的领域有一个全局的解决方案沉淀,例如你是在做用户订单模块,除了设计一个订单页面外,还需要掌握不同业务下的订单需求,知道订单分单、合单、订单履约计算、价格计算等完整订单领域解决方案。
而如果你以成为领域内解决方案专家来打造自己的话,年龄就不会是你的限制。
例如在我近期的招聘工作中,我反而认为现在对于后台类的产品经理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机会。
就像我近期面试过的候选人,有很多39岁,40岁甚至45岁左右的人来面试,不仅人事放宽限制,我还主动要人事多给些工作年限长的有多个项目沉淀的产品候选人简历。
比如近期我刚面完的一个10多年的产品人,负责WMS系统建设的候选人。
面完不错,我感觉很适合当下我们仓库类型多样化的诉求!
所以我不觉得产品职业生涯35岁终结,反而觉得当下市场中对于35+的产品人需求是非常大的。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类人拥有丰富的业务经验和项目经历。
事实上掌握完整领域知识的产品经理和仅面向用户的产品经理是不一样的,用户端产品经理更多的是需要对现阶段用户保持密切关注,达到与用户同频。
而一旦我们走向领域解决方案,此时对于产品经理的职业诉求,就变为了需要有很深厚的丰富项目经验,这里是不随时代的变化,或者说不随用户的变化而变化。
绝不像用户端产品需要跟随社会热点实时更新产品,例如消费模式中,从线上售卖,抢购,拼团,预售,预付款,膨胀金,双十一,双十二等等,每个玩法几乎都是不同的,那么对于产品功能体系的设计,对于UI、对于交互的需求都是不同的,都会随着市场的发展而不断迭代。
而领域解决方案的产品更重要的是项目经验,比如就拿工厂系统(MES)来看,十年前的工厂系统里叫做车间管理,现在还是车间管理,里面关于车间、工位、工序等一些列的信息化功能都未改变。十年前产品的物料管理划分为:主料、辅料、包材,现在还是如此,十年都没变过。
同理对于仓库系统(WMS)来说,十年前叫货架,现在还叫货架,十年前有库位管理,现在还有库位管理,那概念完全没变过。至于界面与交互十年间发展几乎为零,因为这些B端系统需要的是准确把数据传递过来,对于界面没有那么高的审美要求,当然什么花里胡哨的UI设计更是完全没有。
所以对于产品人,我们对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有非常清晰的认知,就是去不断积累我们自己的解决方案,随着我们的解决方案越来越多,我们能处理的业务类型越来越多,我们的自身价值就越大。
再者说市场中对于工厂,仓库的线下类型它有多少种?满打满算真正有差异的也就是十几种,如果你能做过一二十个项目,基本上这个领域内的所有模式就全部做过了,你也掌握了领域的核心,那你就成为这个市场中的解决方案集大成者。
综上,产品经理的职业寿命在不同领域是不同的,所以如果你做的不是距离一线用户很近的工作那么产品的生命周期绝不是简单的35岁就能概括的。
三、题外话
最后插一句题外话,我是怎么看待最近的裁员潮的:既然是在从事产品领域,那么我们就不能忽略产品的发展其实是受经济的规律而变化的。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极简抽为这样的一个循环:供给侧成熟->消费侧改革(渠道重建:近20年的消费互联网)->消费侧成熟->供给侧改革。而现在的大厂调整,本质上就是我们整个C端业务已经成熟,接下来将进一步迈向供给侧改革之路的鲜明标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605152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