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行业:全托管模式对于跨境物流企业影响几何
摘录来源:国联证券;分析师:交运研究团队
一、跨境电商行业正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阶段,跨境电商发展大致划分三个阶段:
传统B2B模式:中国加入WTO前后,业务模式多为工贸一体形式,以B2B模式为主,承接海外品牌与渠道商的大额订单,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
B2C铺货阶段:在跨境物流设施建设逐渐完善的背景之下,跨境卖家及B2C大卖模式大肆出海,通过大量粗略投放测品,再向供应商采购、排期生产,最终售卖给用户。
B2C品牌模式:随着跨境电商、社交媒体及营销渠道的进一步发展,铺货型大卖家开始品牌化转型,B2C品牌应运而生;品牌能够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生产、销售更加注重时效和体验。
跨境电商发展历程

二、货运品类结构变化
1)2C端商品:防疫需求回落与消费疲软导致消费端货量降幅显著。
防疫物资:伴随疫情管控放开,防疫物资出口需求自21年持续回落。
消费电子:降幅近20%,其中手机渗透率趋于饱和,出口持续走低;宅经济品类电脑伴随线下办公恢复,22年需求锐减。
服饰:东南亚产业链转移与消费力下降双重因素叠加,除南美、东南亚路向逆势增长,各路向服饰均跌幅逾25%。
消费品:欧美经济通胀影响消费信心,其中家用消费品弹性需求更大,跌幅显著。
2)2B端商品随贸易强化与高端制造出海保持高速增长,22年受产能、通胀影响略有下降。
新能源汽车、海外工程订单及高端制造加速出海,汽车零部件、药品、科学医学设备、机械设备及零部件整体维持高速增长。
半导体:集中在东北亚与欧洲路向,受中美关系影响,中日韩半导体合作受阻。
纺织原材料:受低端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影响跌幅显著。
2019-2022中国跨境航空货运出口-头部货运品类结构分布

三、商流之变:电商平台出海助力规模增长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积极出海,带动中国跨境电商市场快速增长。2022年,全球电商市场规模达5.5万亿美元,同比+5.8%;预计2027年达9.1万亿美元,2022-2027年复合增长率10.6%。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达15.7万亿,同比+7.5%。其中,跨境电商出口、进口分别为12.2、3.5万亿,同比分别+8.9%、+2.9%。预计2027年达26.3万亿,2022-2027年复合增长率10.9%。
2018-2027E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万亿)

四、商流之变:跨境电商出口四种模式
特殊区域出口(1210):跨境电商特殊区域出口,可以划分为特殊区域包裹零售出口和特殊区域出口海外仓零售。特殊区域包裹零售出口:货物通过一般贸易出口方式进入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取得出口退税;通过电商平台完成销售后,在特殊区域内打包为小包裹,拼箱离境后送达境外消费者的模式。特殊区域出口海外仓零售:货物通过一般贸易出口方式进入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取得出口退税,在特殊区域内完成理货、拼箱,再批量出口至海外仓,在境外电商平台完成零售后,再将商品从海外仓打包后送达境外消费者的模式。
跨境电商B2C直接出口(9610):为了便于小卖家的发展,海关总署增设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610。境外消费者通过平台下单后,电子商务企业或其代理人、物流企业通过“单一窗口”或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平台分别将“三单信息”实时传输给海关,海关审核该包裹的《申报清单》,查验后放行包裹,再通过国际运输、境外配送交予境外消费者。
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9710):为了适应外贸小单化、碎片化的趋势,海关总署增设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710。境内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与境外企业达成交易后,通过跨境物流将货物直接出口送达境外企业,并根据海关要求传输相关电子数据。跨境电商B2B出口货物适用全国通关一体化,企业可以选择向属地海关进行申报,货物在口岸地海关进行验放,海关对跨境电商B2B出口货物可优先安排查验,在物流以及海关查验方面也可享受较大便利。
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9810):2020年6月12日,海关总署发布第75号公告,增列9810模式。境内企业先将出口货物通过跨境物流运达海外仓,再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交易后从海外仓送达境外消费者。海外仓有自营型海外仓、第三方海外仓、亚马逊物流模式三种类型。
跨境电商出口四种模式比较

五、物流机遇:市场规模扩张,多种模式共生
跨境物流行业的商业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传统的国际货运代理模式,以及为服务跨境电商而快速发展跨境电商物流模式。
跨境电商物流模式可以归纳为2+3+7,即2种主要模式,3大业务分段,7大运作环节。具体来看,主要有直邮和海外仓2种模式,包括国内、国际和海外3大货运段,涉及前端揽收、运输分拣、国内关务、干线运输、国外关务、海外仓储以及尾程配送等7大环节。
跨境物流流程示意图

国内和国际货运段主要以国内物流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为主,进一步分为传统国际货代企业,如中国外运、华贸物流;头部快递快运企业,如顺丰控股、“通达系”快递、德邦股份、极兔速递等;国际航空货运和航运企业,如东航物流、中远海控;专注跨境电商物流业务的民营物流企业,如纵腾集团;以及自带商流赋能的菜鸟网络。
海外货运段,国内跨境电商物流企业主要是通过海外仓模式介入海外货运段的末端业务。由于各国对于本国邮政快递业的准入限制,末端配送主要还是以当地本土的快递企业为主,如DHL、UPS、USPS、FedEx等。
中国主要跨境电商平台的物流服务商(部分)

跨境物流行业目前仍然处于较分散的格局,集中度整体偏低。根据运联智库发布的《2022年度跨境电商物流TOP50》,头部企业内部已然分行出三大营收阵营: 3家百亿以上的头部企业、40家20亿以下的中坚力量以及夹在中间的7家追赶者。高居TOP3的纵腾、中国外运、递四方合计名义营收400亿元,经调整后CR3仅为4.23%。而即使TOP50总营收打包,经调整后,仅占到全行业的13.88%。
中国跨境电商物流竞争格局

六、物流挑战:全托管模式对于跨境物流企业影响几何?
平台全托管模式:针对跨境电商海外物流、运营、流量、退货等痛点,各电商平台推出全托管模式。卖家仅需完成产品生产,把货送到平台仓库;平台负责推广、仓储、国际物流、流量、配送、售后等后续环节。
全托管之下的物流模式有JIT模式(预售模式)和VMI模式(备货模式)两种模式。
TEMU全托管下的物流模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605152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